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健身运动也可以降尿酸吗
扩展阅读
运动结束可以吃腰果么 2024-11-30 14:39:53
qq怎样把消息转成文字 2024-11-30 14:16:18

健身运动也可以降尿酸吗

发布时间: 2023-10-22 06:15:39

运动可以降尿酸是真的吗该如何科学的运动

痛风患者应尽量做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既能消耗脂肪,又能使心肺能力得到锻炼,适合痛风患者的有氧运动有快走、慢跑、慢游、慢骑等。适度的运动有利于人体骨骼生长,增强免疫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等。此外,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如果患者的尿酸只是轻微升高,而且是在长期吃油腻食物导致体重超标后发生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运动减掉一些体重来实现。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⑵ 痛风的朋友怎么运动呢这些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降低尿酸吗

有高尿酸的朋友,如果想要获得一个全方面的健康,需要做一些适量的运动,每天的日常生活除了健康饮食之外,也要坚持运动。

因为高尿酸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的人群非常多,所以大家可以坚持合理运动。运动和饮食调理是一样重要的,对于已经发作过痛风的朋友,运动需要坚持,但是一些注意事项要格外引起重视,一些不适合的运动可能诱发加重痛风的发生。另外高尿酸人群运动要挑准时候,发作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运动了,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卧病休息,抬高肢体局部的活动一下。

⑶ 尿酸高可以通过运动降下来吗

绝对有效,2017年我突然发现尿酸达惊人的980的水平,就医吃药,最低降到400,保治标不治本,停药一个月就回升到800-900.其间痛风不断。
我一当医生的朋友说,我只有运动减肥一条路,不然就死定。
2018年1月1日我正式开始运动,经常痛风只能在跑步机做点慢走,坚持半年,减了3kg,尿酸还是700-800。
我另一健身朋友说,我有痛风,常规跑步,走路运动太易伤脚。让我跟他学游泳。
开始游泳后小半年,虽然尿酸还是700左右,但竟没有再频繁痛风了。
2019年开始,自己游泳的技术提高不少,体能也上去了(能不间断游800米,每次游1500-1600米。每周游两到三次)。
从2019年1月开始,没再吃降酸药,只吃过一次止痛药(当时感觉有点想痛风的先兆,吃了一颗止痛药第二天竟没发作。)9月份做了一次体检,对比2017年的状况:体重从85kg减到70kg,脂肪肝从中度到完全正常,尿酸从980降到445,三脂从偏高到正常。
顺便一提,有了运动爱好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体能提高更是明显(国庆带小孩去行山,下山时大宝(20kg)不肯走,我背着他走了2公里竟然不喘大气。)

⑷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能够通过运动锻炼降低血尿酸吗

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仅次于糖尿病的代谢性疾病,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约为13.3%,大约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80%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从食物中获得。嘌呤经肝脏氧化代谢变成尿酸,由肾脏和肠道排出。

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饮食状态下,不同时间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 420μmol/L(7mg/dl),女性 360μmol/L(6mg/dl)。高尿酸血症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1.有大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发展为痛风。有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身不出现关节炎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另外,血尿酸增高的遗传可能性为45%-73%,痛风遗传可能性为30%,2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痛风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

2.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预测心血管及全因死亡,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包括: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静坐的生活方式等。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身体代谢紊乱,产生较多内源性尿酸,而肾脏功能又不足以及时处理多余尿酸的时候,才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因此其治疗是以改变生活方式为核心,改善身体代谢紊乱,提高身体对尿酸的排泄能力。肥胖对痛风风险的影响非常大: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每增加1,风险增加18%。BMI超过27.5的人,危险是BMI低于20者的16倍,是BMI在20-22.5之间者的4倍。腰围每增加1厘米,风险上升6%。

三、控制措施

根据尿酸值及相关合并症采取不同措施。以多喝水、控制饮食、 增加运动量 、减肥等生活方式调整为基础,无法达标的需要增加药物干预。

1.单纯尿酸高,无痛风症状出现

尿酸若超过540μmol/L,需服用降尿酸药物,把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以内。若没有超过540μmol/L,可以先不吃药,只要多喝水、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等生活方式调整即可。

2.有过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

只要尿酸超标,就应降尿酸治疗,目标为低于360umol/L。如果除痛风发作外,还有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频繁急性发作的患者,尿酸低于300umol/L为宜。

3.无症状者合并有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这类患者尿酸只要超过480μmol/L就要开始药物治疗。其尿酸控制目标为420μmol/L以下。

三、运动锻炼如何降低血尿酸

包括高尿酸血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病,控制措施都需要饮食+运动干预3-6个月,如无法控制的需要考虑增加药物干预手段。

1.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尿酸代谢,减轻体重,增加肾脏尿酸排泄速度,从而改善高尿酸状态。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和稳定期的痛风患者应该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可降低痛风发作次数,减少高尿酸血症相关死亡,鼓励高尿酸血症患者坚持适量运动。研究显示日常跑步的距离每增加1公里,痛风风险降低8%。在标准10公里跑测试中,跑步速度每上升1m/s(3.6公里/小时),风险下降45%。跑步测试速度快,意味着心肺功能较好,整体代谢水平也比较高。

2.痛风发作急性期不能运动,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3.剧烈运动会使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排泄减少,可诱发痛风发作,因此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降低高尿酸的干预手段之一。

四、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运动锻炼计划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频率以每周4-5次为宜,运动时间30-60分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心率达到170-年龄,再增减10-20次。或者运动时心跳呼吸加快,微微出汗,能说话不能唱歌的状态,也是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状态。运动项目:健步走或持杖健走、慢跑、骑自行车或骑室内动感单车,条件允许游泳也可以。

1.健步走: 体能较差的,可以先从健步走开始,要求:尽量大步幅(每步达到身高的一半长度)、高步频(最好达到120步/分钟),上肢屈肘摆臂,增加运动消耗。健步走时达到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稍累,能够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每次30-60分钟,每周4-5次。

2.持杖健步走: 对于体重较大者和老年人,有过痛风发作史者,可以采用持杖健步走。持杖健步走可大大减轻膝关节在脚踝后蹬时所承受的负担,使膝关节的屈伸在肌肉和筋膜的牵引下轻松活动,减少关节磨损。双手持杖健步走还可以使上肢、胸、腰、肩、背、腹都参与活动,能锻炼到全身约90%的肌肉,从而消耗更多的热量,有效降低血尿酸和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也可提高步行运动的协调性、平衡性和持久力,能够走更长时间,能量消耗多,对身体损伤小。同样要求大步快走,达到中等强度。每次30-60分钟,每周4-5次。

3.慢跑: 有一定锻炼基础,体能较好者,无痛风发作的无症状者。不追求速度和距离,只要坚持30-40分钟,跑多慢多没有关系。

4.骑行: 非常适合肥胖人群,有痛风发作史者,对于膝关节压力减少了许多。中等强度的骑行达到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稍累,能够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对于天气不好或者不方便到户外骑行的,可以在室内骑行动感单车,达到中等强度,同样能够锻炼身体,降低血尿酸。每次30-60分钟,每周4-5次。

五、运动锻炼注意事项

1.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适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快速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2.低温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户外运动要保温,运动后应避免冷水浴。

3.对有心血管、肺部基础疾病者,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和缩短运动时间。


高尿酸血症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后的第四高,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 健康 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减肥+多饮水等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控制的,需要遵医嘱服药控制。


持之以恒、融入生活的全面有效运动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血尿酸、血糖、血脂代谢,控制肥胖,降低血尿酸水平,促进身体全面 健康 ,预防延缓慢性病发生发展。坚持运动别放弃!!!


⑸ 尿酸高可以通过运动减下来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尿酸升高是因为身体中含有的一种嘌呤物质,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尿酸升高时如果不及时控制,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引起痛风。有很多疾病通过运动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那么,尿酸高可以通过运动减下来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尿酸高的患者除了通过运动能够降低尿酸以外,还要注意饮食控制,在饮食上尽量的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饮食清淡,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另外,要定期的监测病情的变化和定期的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