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颌外科治疗中常见的问题
1、正颌手术的适应症
由于先天的发育异常、后天的外科手术和外伤等原因导致的牙颌面畸形,并导致颜面部畸形和口颌系统功能障碍,因为此类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颌面部骨性畸形,保守的正畸治疗很难矫治骨性的错颌畸形,因此常需正颌手术来治疗。正颌外科手术通过巧妙的设计来移动颌面部的骨骼,使之到达一个合理的位置,从而完成牙颌面畸形的治疗。患者应全身状况良好,不存在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所以,治疗前应作全身系统性检查。
2、患者咨询需准备的资料
向我咨询的患者,请准备好x线片(包括:全颌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正、侧位片),石膏咬合模型等,以便能够为你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建议。不要将正颌外科等同于整形外科,正颌外科的治疗方案是严谨的,没有检查资料做出的诊断和建议都是不准确的。牙颌面畸形与整形外科的单纯整形不要混为一谈,正畸-正颌的治疗要严谨的多,一般强调形态与功能并重,程序和过程都与整形不一样。
3、患者的准备工作
正颌外科手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所有治疗费用需患者自行承担,目前,单颌总费用(从住院到出院的全部费用)约1.5~3万,双颌总费用约3~6万,国产器材相对便宜,所以费用有差异。另外,正畸治疗时间需1~2年,期间需按时复诊(每月复诊一次)。因此,患者在决定正颌外科治疗前,需认真考虑好时间和费用问题。
4、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程序
标准化的正颌外科治疗程序包括:术前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治疗三个部分。一般术前正畸治疗时间大约1年,外科住院时间约10~14天,术后正畸约半年到一年。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治疗时间会略有不同。
5、为什么需要术前和术后正畸治疗
术前患者因为颌骨位置不正常,上下颌牙齿会生理性的向对颌方向生长以建立咬合关系,因为颌骨位置是前后向或水平向,甚至三维方向的异常,因此此类患者术前都存在牙齿生理性的偏斜,术前正畸就是将生理性偏斜的牙齿(牙轴)排列到颌骨的正常位置上,这种治疗叫作“去代偿”。术后正畸是更加精细的调整牙齿位置,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稳定的咬合关系是手术效果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的防止术后畸形的复发。
6、正颌手术的基本术式
正颌手术包括三种基本术式: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上颌骨LefortⅠ型骨切开术和颏成形术,根据手术设计需要可以选择一种术式或几种术式以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骨块移动到新的位置后用微型或小型钛板固定,骨块的坚强固定利于骨块的早期愈合,大大缩短了术后颌间固定的时间,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开闭口训练,使患者术后尽快达到正常开口度和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
7、住院后的日程安排
入院第一天:拍摄术前的全颌曲面断层片、头颅定位正位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到正畸科取2~3副石膏模型并在方丝弓上完成掐钩。
入院第二天:作化验和心电图检查,投影测量和分析,石膏模型外科,完成手术设计,制作手术颌板。
入院第三天:完善术前准备,试戴颌板。
入院第四天:进行正颌手术。
术后第一天:可以在床上简单活动,如:坐起、翻身,避免剧烈活动,双侧下颌角区进行冷敷(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两次)。
术后第二天:去除下颌角区的负压引流管,戴入颌板行颌间固定,可下床走动。
术后第三天:增加活动量,促进消化,增加进食量,加快创口愈合。
术后应用抗炎及消肿药物3~5天。
术后第七天:拆除口内手术缝线,办理出院。
8、正颌外科手术常见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随着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正颌外科手术已非常成熟,手术的安全性比较高。但外科手术总是与风险并存,即使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优秀外科医生也无法完全避免意外的发生。正颌外科手术的风险包括全身麻醉和手术两个方面。
目前,全身麻醉是一项成熟和可靠的麻醉技术,但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仍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如: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躁动、苏醒延迟、术后恶性和呕吐、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和通气量不足、急性肺不张、脑血管意外、恶性高热等,虽然上述风险可能性极低,但一旦发生,其结果往往是致命的。
手术风险包括外科手术的一般性风险,如:大出血、创口感染、术后疼痛和肿胀等;也包括正颌手术特有的潜在性风险,如:意外骨折、固定钛钉钛板的松动和脱落、术后出血引发窒息、术后咬合功能和面型恢复欠佳、神经意外损伤等。
9、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出院后需行两周的颌间弹性牵引和固定,此间患者不能张口和咀嚼食物,仍需进流质饮食,为增加营养可作营养丰富的煲汤,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保持口腔卫生,可以轻轻的刷牙和漱口。术后一个月内不能作剧烈运动,术后三个月骨质才能改建完成,达到正常骨强度,可以作正常的体育锻炼等活动。
10、出院后复诊的时间安排
出院后两周复诊拆除口内颌间固定的颌板,拆除颌板后用两个3/16橡皮圈作颌间弹性牵引,起到引导建立正常术后咬合关系的作用,此时需自行张口训练,每周复诊一次调整橡皮圈的位置,大约复诊两到三周,张口度达到两到三横指(约2.5~3.0厘米)时可转交到正畸科医生进行术后正畸治疗。此间,在正颌外科医生处复诊,即使复诊非常重要,此期对建立稳定的正常的术后咬合关系非常关键,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尽快的恢复口颌功能。
术后1个月面部肿胀消除60~70,术后3个月肿胀消除约90以上,术后6个月肿胀完全消除,面部形态和功能恢复正常。
术后3个月到外科复诊,拍摄术后面相和X线片,随访术后软硬组织的恢复情况。
术后6个月到外科复诊,拍摄术后面相和X线片,随访术后软硬组织的恢复情况。
术后6个月到12个月,可取出颌骨内固定的钛板和钛钉。颌骨内固定的钛板和钛钉可以取出,也可以不取出,由于个人对体内异物的认识不同根据患者的个人要求而定是否取出。钛板和钛钉对人体组织无副作用,可以终生在体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