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于完善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家长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可以从课后服务原则、课后服务内容、学生安全等方面提出建议。
1,老师的工作时间太长了,从长远上看这么长时间的工作,人会缩短寿命的。
2,从家长的角度说,延时放学确实解决了接孩子的问题。但是确实对孩子的学习没什么好处,有补课需求的家长给孩子补课的时间更紧张了。
3,从孩子的角度说,在校时间延长,疲惫感加强,更不自由。
4,从社会的角度说,补课机构托管机构在疫情的大环境下,会死掉更多,影响经济发展。
5,从教育的角度说,只要高考,中考依然存在。那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减负的可能性,这只是掩耳盗铃的把戏。
课后延时服务并非是免费服务,家长们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是相对于外面的市场服务价格来说要实惠很多。教育厅发布通知,明确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标准。江苏省教育厅官网发布通知,明确了省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收费标准,每名学生每学期收费300元。
从价格设定来看,这样的价格并不高。大家可以粗略计算一下,一周5天,一天2小时,一周就是10小时。一学期假设18周,那么就是180小时。这样算下来,一小时的托管费用还不到2元。
但是如果校方没有提供这样的服务,而是家长们自行在校外给孩子报名参加作业辅导班,那么收费价格或许会翻10倍不止。所以总的来说,官方定价标准并不高,而且可以说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课后延时服务是否收取报酬,是不是变成有偿补课了。
⑵ 如何平衡学生成绩和减负
1、减少考试学科。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考试学科过多,直接造成学习量大 ,作业多,学习励大。以小学为例,小学英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已然赶超语文、数学。总体上看,学习英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实用价值不高,意义不大,利大于弊。从学生减负方面来考量,完全可以踢出小学教育课程。
2、增延假期,减少上课时长。延长寒假,别再让家长在“数九寒天”冒着严寒接送孩子,别让孩子们在最冷的时候还在为学习、考试拼命。寒假可适当延长,最好与暑假等长,让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能享受温暖的家。
3、每个周五下午,盼着放假的孩子们早没了听课的状态,只等那-声“放学”冲出牢笼般的教室。周五下午是一周中学习效率最低的时段,不如归为假期,每周放假二天半,让学生放松身心。
4、推迟到校时间。“朝九晚五” 是成年人的工作时间,成年人尚且始于早上九点,而我们大部分学校小学生八点上课,七点五十前到校,比成年人还要早,还要紧张。应推迟上课时间到九点,让孩子
5、们有充足的睡眠和早餐时间。根据年级不同,适当缩短每节课的上课时长,增长下课时长。
6、减少考试次数,降低学习难度。少学校的情况是,学生在校 ,每周小测验,每明有考,考完期中还有期末相待。考试、分数让很多学生时常处于疲惫、忧虑焦躁的状态。应尽量减少考试次数,每学期一次考试即可。
7、降低学习难度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小学阶段。有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 上了三年级就教不了了,我也不会!”这恰恰说明学生所学难度太大。应把学生所学内容难度降低,考试试题难度降低。
⑶ 如何解决“三点半放学难题”
“三点半现象”由来已久,在去年两 会也是一个热点话题。根据规定,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这就意味着小学生最早将于下午3点半放学。应该说这一规定本身是为了学生减负而来,世事弄人,到了最后不仅学生没有真正减负,家长更是大大“增负”。
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处理好总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大与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问题。“三点半现象”并非孤发,解决“三点半问题”当有全日制思维,也就是要有系统化思维。就当前来看,把视角向内与把视角向外并不矛盾,强调政府学校责任担当与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不矛盾。事实也早就告诉我们,有时政府和学校“增负”,恰恰是家长和学生减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