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计算5以内的加法时采用什么方法
5以内的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都可以让孩子先学十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比如说2可以分成1和1,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用分解组成来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B. 时间怎么相加
时间加法:时间是60进制
例:2小时48分30秒+1小时21分58秒=4小时10分28秒
讲解:30秒+58秒=88秒=1分28秒 所以向分钟进1分钟
48分+21分+1分=70分=1小时10分 所以向小时进1小时
2小时+1小时+1小时=4小时
所以:2小时48分30秒+1小时21分58秒=4小时10分28秒
(2)时间计算加法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时间减法 例:16小时30分-10小时45分 = 5小时45分钟
讲解,当30分钟不够减去45分钟时,要向前借1当60;那么就成了30+60-45=45分钟
16被借走了1,剩下15-10=5小时;所以答案为:5小时45分
C. 什么时候用加法(说出两种方法,可以举例)
加法是同类事物的运算。
举例一:爸爸妈妈和孩子加在一起就是三个人。
举例二:公共汽车第一站只有司机一个人,第二站上来三个乘客,那么现在公共汽车上有四个人。
D. 计算时间题用加法还是减法呢
时间计算题,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主要看题目的要求,如果时间是顺时针的计算题,那就是加法,相反逆时针的就是减法了。
E. 时间加减法怎么计算
第一种方法把它们化为同小时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它们化成同分钟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化为同秒的不过这种方法一般比较麻烦,各种方法都要根据题目来使用
F. 时间的加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时间的加减计算公式是=A4-A3,带有具体小时,分,秒的日期的加减。会发现显示的不是日期,这时通过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时间来调整。
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
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t。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
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G. excel时间加减法如何运算
操作步骤/方法
1.打开电脑上的Excel表格,直接在后面的单元格中输入直接在后面的单元格中输入time公式。
2.例如给表格中的时间加上二十分钟可以在后面输入time函数。
3.选中时间后面的一个单元格=(时间单元格)+TIME(0,20,0)。
4.根据以上步骤就可以进行时间加减法的运算了。
H. 加法可以用什么的方法来验算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法、及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135元和一双运动鞋48元,付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集中教学“加法的验算”,针对“一套 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验算能有效纠正错误,提高计算正确度,因此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加法验算的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3、养成自觉验算的意识和学习习惯。
I. 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采用什么,什么,什么等和借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9+1=10
A+9=A-1+10
J.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用什么方法
①打点计时器
②秒表,钟表,手表,电子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