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入伏连续下雨其它时间可以做天灸

入伏连续下雨其它时间可以做天灸

发布时间: 2022-03-31 04:22:07

1. 三伏灸连续做了两年还要不要再继续

三伏灸连续做了两年还要再继续。

现在医院里开展的天灸项目---三伏贴,也就只贴3次,每次5小时左右,并且是以3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连贴3年(9次)会看到效果。

三伏天,不仅是外在气候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自身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做艾灸,就是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瘀阻经络,此时艾灸可以最大程度获得治疗效果。

因此:三伏灸是所有艾灸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古人的三伏灸值得推敲:

清朝名医张璐在《张氏医通》里明确提出三伏灸的概念。

“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实际上古人的三伏灸就3次,也就是2016年的”7月17号入伏、7月27号中伏、8月16号末伏“;并且是针对跟肺经相关的一些疾病,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经常性感冒、咳嗽的艾灸治疗。

2. 三伏灸和三伏贴的区别

1、使用方法不同:三伏贴是用膏药糜状物进行贴敷,而三伏灸是用温经散寒药性的药材配合艾火在经络穴位上进行治疗。使药物借助艾火的温补作用直接传达整条经络,反应到脏腑。

2、针对部位也不同,治疗效果疾病也不同,多种选择,因病施治。

3、三伏灸的适应症比较广,因艾能治百病,配合温补驱寒的药材,其好处更是多多。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在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是最好不过的了。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

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激发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当然贵在坚持,一般要连着三个夏天都做三伏灸效果会更好。

三伏贴是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及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敷贴的膏药如提款卡大小,有些为硬币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其适应症为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脾胃病,如慢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腹胀等。

小儿体虚容易感冒、反复咳喘、厌食;四肢寒凉、免疫力低下者及亚健康状态者。其适应症单一,但是使用方法快,简单,一贴上去就好。但是对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贴敷时间过长时会产生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甚至起泡,尤其是小儿,这样时间达不到要求药效就会大打折扣。

三伏灸也是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进行的,也是用“冬病夏治”的原理。不同的是三伏贴是用膏药糜状物进行贴敷,而三伏灸是用温经散寒药性的药材配合艾火在经络穴位上进行治疗。使药物借助艾火的温补作用直接传达整条经络,反应到脏腑。

三伏灸分全身灸、经络灸、局部灸、穴位灸四种,其方法各有不同,针对部位也不同,治疗效果疾病也不同,多种选择,因病施治。三伏灸的适应症比较广,因艾能治百病,配合温补驱寒的药材,其好处更是多多。

其适应症除了上诉的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病,小儿疾患及免疫力低下者及亚健康状态者外,它还可以缓解和治疗小叶增生、心脏病、关节疼痛、高血压、糖尿病、胃寒、宫寒、月经不调、痛经、黄褐斑、面色暗沉、备战二胎等虚寒性疾病和多种疑难杂症。

正所谓“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三伏灸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很少起泡,温度适中,让人觉得舒服享受中治疗疾患。不像三伏贴那样随贴随走,三伏灸需要患者放松好好享受艾灸带来的的舒服。三伏灸讲究时间段,在三伏天时间段内做完,效果就能得以保持。

3. 过了入伏还能贴天炙吗

三伏贴最好是在当天贴,因为它是利用中医天人相印的原则,“三伏”是自然界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利用温热的药物驱除寒邪痼疾的办法,过了时期也可以,对比可能效果没有当日理想。一般还要求最好是当日中午更好,因为那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刻。
三九天灸也称为三九贴敷即“三九穴位贴敷”,是在农历“一九”、“二九”和“三九”的第一天,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那 三九天灸将含有温经、益气、养阴等药物的药膏贴于特定穴位(如肺腧、膏肓)上,在“冬至”日即“三九”第一天开始,选用适当的腧穴进行贴敷。每“一九”可贴敷3天停6天,连续贴三个“九”即可。一般贴敷时间小儿为3小时,成人为4小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药物刺激皮肤产生过敏反应。贴敷其实也并不一定非局限于“三九”,只要在寒冷的冬季都可以应用。不管是“三九贴”还是“三伏贴”,每一九或一伏当天是最佳贴敷时间,因此最好按时贴敷。但如果有事错过了一两天,再贴也是可以的。

4. 三伏天艾灸时,最佳时间是什么

艾灸的确可以帮助人们调理身体,改善亚健康的状态,所以在夏天很多人都有艾灸的习惯,夏天的确是最适合艾灸的季节,如果人们在夏季三伏天的时候,每天正午11点到1点钟去艾灸,按摩效果是最显着的,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的阳气正在提升,配合温热的艾灸,那么温补身体效果会更好。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夏季艾灸的最佳时间了吧,夏季是最适合艾灸的季节,而在夏季大家可以在每天中午11点到1点艾灸,这个时候谁能体内的阳气最盛,如果配合艾灸,那么就可以战胜病邪,补益的效果非常显着。

5. 柳州市中医院三伏天时间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如下:

伏前加强:2019年7月2日—7月11日

初伏:2019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 2019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 2019年8月11日—8月20日

末伏加强: 2019年8月21日—8月31日

(5)入伏连续下雨其它时间可以做天灸扩展阅读:

三伏天灸要注意

1、提前问诊再贴天灸

天灸所用都是性温通、温阳的药物,人体体质不尽相同,在决定做天灸前,最好先询问医生是否适合做天灸,看自己有哪些对应症,主要贴哪些部位,这样在贴药当天可使医生迅速完成贴药,节约问诊时间。

2、贴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贴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治疗的同时应戒食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药后的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又称“发泡灸”,贴药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成人一般贴1-2小时,儿童贴0.5-1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但瘢痕体质的患者起泡后可能留下瘢痕。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4、做三伏灸重在坚持

一般来说,三伏天灸一年至少要做三次,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天灸的作用是防病保健,并不等同于治疗疾病。一个天灸的疗程是三年,如果半途而废,做一年停一年,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5、三伏灸的禁忌

患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

三伏天网络

6. 做完三伏灸要注意什么

三伏天艾灸之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每次艾灸完后的24小时内都不能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施灸的三天内最好吃清淡食物,忌食牛肉、鸭肉以及油炸辛辣食物;
  2. 每次艾灸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受风;
  3. 艾灸的时候如果施灸部位出现了潮红、刺痛、灼热甚至是小水泡都是正常现象,一般在两三天之后就会自动消退;
  4. 每次艾灸后的24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

三伏天艾灸时间的限制:

三伏天艾灸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所以在时间上也是有限制性的,艾灸的时间从入伏开始一直到末伏结束。大约有30-40天的艾灸时间。最佳的艾灸时间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如果这三天没有时间艾灸也可以在这三个日期的三天之内艾灸也是有效果的。

7. 三伏天艾灸几天灸一次

7——10天一次,只要在初伏、中伏、末伏都灸一次就好。

8. 入伏的时候下雨好不好

“入伏”虽然不在二十四节气里占有名分,但入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节,进入伏节也就表示阴气要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热的阳气当会盛行,表示这个时期将会是一年里面最热的时节,并且在这个时间段里,不但温度高热,空气湿度也会很高。所以,“伏”实则也有避暑之意。而在我们农村也有很多有关于“伏”的农谚俗语,这些与“伏”有关的农谚俗语在一定程度上对知道农事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从老祖宗的经验总结来看,入伏下雨是好的,对作物生长是有利的。当然这些农谚的准确性也是有依据的,这些都是古人们在长期的农事劳作中,通过在变化莫测的天气中可循的规律的总结,因此就把这些规律总结成为了农谚,不过这些天气的预测农谚确实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