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一把针长时间煎汤服用可以吗
扩展阅读
公示文件可以转发么 2024-11-02 04:20:20

一把针长时间煎汤服用可以吗

发布时间: 2022-11-07 04:52:32

❶ 换季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感冒吗

【在北方】北方换季温差很大,容易导致感冒。而很多人为了预防感冒把板蓝根当成家常便饭服用,这种换季预防感冒的做法并不靠谱的。也就是说,不对症就起不到预防感冒的效果。

资料扩展:

板蓝根的作用功效

1、抗菌抗病毒

板蓝根是植物抗生素,它抗菌抗病毒的功效特别出色,这种中药材中含有的靛甙是天然抗病毒成分,能抑制人体内多种病毒的活性,也能减少病毒对人体组织的伤害,平时把它煎汤服用可以预防多种病毒性疾病发生。

2、解毒

板蓝根还是一种能解毒的中药材,它对藜芦的毒性有很明显的分解作用,平时人们不小心服用藜芦出现中毒以后,及时服用板蓝根就能让身体内的毒素代谢分解出体外,中毒症状也能随之减轻。板蓝根不但能解毒还能保护心血管,它能提高血管通透性也能营养心肌,提高心脏功能,预防心血管病变发生。

3、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在流行疾病高发的季节,服用一些板蓝根,还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因为它不单能提高人体内淋巴细胞的数量,还能增强身体里吞噬细胞的活性,可以加快它们对多种病毒的吞噬,能让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明显提高。

总之:板蓝根是中药的一种,如果长时间大剂量服用板蓝根冲剂,很容易在肝脏累积,轻则加重肝肾等器官的排泄负担,重则会引发蓄积中毒可能。

所以,不要把板蓝根当成换季的常用药物,应该根据病情对症用药才会有效果。

❷ 煎中药的时间是越长越好吗

不是的。用紫砂锅煎的可以的。煎中药十分讲究的。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❸ 千斤拨,牛大力煎汤可长时服用吗有什么功效

千斤拨即钻地风,甘、微温,平。归肺;肾;膀胱经。主要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不宜长期服用。牛大力即牛蒡子,也叫恶实。.《本草经疏》:恶实,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风之所伤,卫气必壅,壅则发热,辛凉解散则表气和,风无所留矣。藏器主风毒肿诸痿;元素主润肺、散结气、利咽膈、去皮肤风、通十二经络者,悉此意耳。故用以治瘾疹、痘疮,尤获奇验。不宜长期服用,而牛蒡茎则可长期服用,与蔬菜同。

❹ 一包针和艾草可以一同打汤吗

可以的一包针和艾草可以一起打汤,它的成分都是阳性充足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但不要喝的太多,否则可能会上火

❺ 煎汤的功能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2.器具:
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但砂锅孔隙较多易“串味”,且易破碎。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份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铜、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中多种成份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不能使用用铜、铁、铝锅、锡等器具,铝锅虽传热快、化学性质较稳定,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可以选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3.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60分钟,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以药材浸透为原则。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长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4.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
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水的用量一般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加水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药材质地亦有所不同,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5.方法
5.1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5.2煎煮次数与方法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l0~20分钟。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
5.3煎煮榨渣取汁
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25%。
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150毫升,学龄期儿童100毫升,婴幼儿50毫升为宜。按一日2次服用,,成人每剂300毫升日服2次,学龄期儿童200毫升日服2次,婴幼儿100毫升日服2次为宜。
6.服法
服用中药,许多人的习惯是一剂中药煎两次,分头汁和二汁分别服用。其实,这种服法是不科学的。因为中药中易溶的甙类、多糖类、挥发油等有效成份在头煎中含量较多,其它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少;而在第二次煎煮时,易溶的有效成份可能含量已很低,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多,故两次煎出的有效成份不一致,药效也差异很大。所以,服用中药一般应将煎煮2次或3次的中药液体合并,搅拌均匀后分为2份或3份,分别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才能发挥药效至最佳程度。
一般来说,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幼儿或呕吐病人因为服用药物有困难则可以分多次服完。服药时间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来决定,一般的药最好在饭后1小时服,补养药品宜空腹服,易吸收。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进食稍后再服为好,以助疗效并减轻对胃的刺激。服用清热解表药后,不宜吹风,并观察有无出汗和体温、脉搏的变化;润肠的泻药空腹服,易使积滞物泻出。驱虫药在空腹时服,应在早上空腹服。能提高杀虫效果,服后注意大便变化;调经药应在经前服用。中老年人用于滋补身体的补益中药最好是在饭前服用,特别是早晨空腹时服,有利于滋补成份的吸收。药汁冷了,应热一下再服用。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一般而言,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宜饭前空腹服用;治疗外感疾病及头面部疾病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安神的药物宜临睡前服用;通下大便的药物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睡前和夜间服食。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宜饭后服用。饭后服用的时间一般为进食后半小时左右。
7.机煎中药
中药煎煮机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气一次性使药物的成份充分地煎出,其煎药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易霉变。
机煎中药,服用比较方便。一般情况下,机煎中药都是包装在医用塑胶袋中,包装过程也在全封闭无菌状态下进行的。这种袋装药液抗挤压、不易破损,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能保存10天左右,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服药时,只需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微波炉加热后的机煎袋装中药不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可以放心服用。
8. 适当忌口
服用中药期间,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的食品,没必要另外补充维生素。一般患热性病者忌辛、辣、油腻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和烟酒;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黄疸、过敏性疾病、痈疽、肿瘤及某些皮肤病忌食鱼、虾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水肿病人忌食盐;补血药忌饮茶等。
9. 特殊中药的处理
在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不能与方中群药同煎,应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医师会在处方中注明,药房在配药时会另包并加以说明。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
9. 1.先煎: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类药物的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在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例如矿物类药物石膏、代赭石、赤石脂等;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石决明等;甲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穿山甲等;骨类药物如虎骨和豹骨等。这些药物必须事先捣碎,加水单独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其它药物一同煎煮。另外,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川乌、附子、草乌等,通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可以降低毒性作用,可以起到解毒作用以减少其毒性,久煎后的水解产物才能起到治疗作用,使其应用更为安全。
9. 2.后下: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多的药材(如薄荷、香薷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故宜后下,部分根茎类有效成份煎煮时中药成份对热不稳定,不耐煎煮者,不易久煎者亦应后下。如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在其它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10分钟时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叫后下。
9. 3.包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它药一起煎。需要包煎的主要有四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滑石等,煎时容易上飘在药液表面或沉淀锅底,所以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绒毛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四是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山药,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焦化,需包煎;煎煮上述药物时先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内与其它药物同煎,叫包煎。包煎时药袋尽量松些,以免药物膨胀时空间不足导致无法更多吸收水份而煎熬不透。
9. 4.另煎:有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羚羊角、虫草、鹿茸等),可单独煎煮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以免在与其它药物的煎煮过程中损失有效成份,造成浪费。
9. 5.溶化:又称烊化,是指有些胶质性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或黏性易溶的药物(如饴糖),煎煮时容易与其它药物粘结成团块,或造成溶液胶体渗透压提高,不利于药物有效成份作用的溶出,影响整个药物的煎煮效果,或粘附锅底,容易熬焦且浪费药材,不宜与其它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注意要勤搅拌,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或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
9. 6.泡服:一些用量少,而且药物中的有效成份易溶出的中药(如番泻叶、胖大海等),不须煎煮,直接用开水浸泡后即可服用。
9. 7.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药,某些粉末样的药物(如琥珀粉、朱砂)不宜煎煮,或某些较贵重的中药(如三七粉、人参粉)或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可直接冲入煎取的药液中混匀服用,或直接用温水冲服,以避免药物损失。一些药物较为贵重而且用量又小,如果与其它药物一同煎煮,其药汁就会被别的药物吸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如牛黄、麝香、珍珠粉、琥珀、冬虫夏草、三七粉等。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如贝母粉,虽然不是贵重药,但研成细粉冲服,比加入其它药物一同煎煮后服用效果要好些。
9. 8.煎汤代水:某些中药(如灶心土、玉米须等),可先煎煮后留水去渣,再用此水煎煮其它中药。
中药的浸泡时间与水温
在煎煮中药前不先用冷水浸泡中药,而是直接加热水浸泡中药或冷水煎熬,这种方法极不可取。
中药大多数都是干品,有效成份以结晶、无定型沉淀存在于药物细胞内,直接加热水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阻碍了水分透入到药材的组织细胞中去,致使组织内部可溶性有效成份难以浸出,影响了药物有效成份的渗出、溶解。如果药材经过浸泡后就会膨胀疏松,有效成份也容易煎煮出来。
中药入煎前应先浸泡多长时间为好呢?这应视配方中的药物组成而定。若以花、叶、细茎类质地疏松和轻浮的植物药为主的,浸泡20~30分钟即可入煎;而以生长多年的植物块根、根茎、种子、果实为主,质地坚硬的,应浸泡60分钟方可入煎;凡是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浸泡时间需更长一些,这样可湿润药材,能使其充分膨胀,药材变湿变软,更多的有效成份才会煎出。
至于用水温度,一般含挥发油、苷类药物及维生素类的药物如薄荷、羌活、解表药等以冷浸短煎为宜,以免长时间煎煮有效成份会随着水蒸汽而挥发;含淀粉、蛋白质等一些成份丰富的药物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等则宜用40度左右的水温浸泡,使水分缓缓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疏松膨胀,形成良好的溶出环境,让有效成份易于煎出。不过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宜着重考虑绝大多数药物的性质,采用冷浸的方式。
药物的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在保持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季节对药物成份性质的影响,夏秋炎热季节,中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酵变质;而在冬春寒冷季节,多数中药浸泡时间则可长一些。

❻ 中草药煎剂服用方法.有哪些种

不能用微波炉熬中药。
熬中药的过程是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进入汤里,所以常用沙锅。即使是煎二汤药,也要一定温度和时间。
但可以用微波炉热煎好的汤药,喝时要搅拌,小心受热不均烫着。

■ 选取好煎药器皿
■ 作好准备工作
■ 准确掌握火候
■ 用妥药引 服好药液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因为它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加减应用,所以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病证。但是如果煎法不当,服药方法不科学,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汤剂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下面我们对煎药的容器、次数、温度、药引、禁忌以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等,作比罗详细的介绍。
● 选取用什么样的器皿煎药最好?
煎药时最好用陶器、砂锅、不锈钢器皿等,切忌用带油垢的锅、铁锅、铝锅和其它金属器皿。因为油垢中可能含有致癌物----3、4苯并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铁器可以和汤药中的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香豆素及其甙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服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 煎药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煎药前要先检查药物是否有发潮霉变或虫蛀变质,然后用冷水将药剂浸湿,过几分钟后加入适量的冷水煎熬。放入的冷水一定要清洁,没有杂质。头煎放入的冷水应超过药剂面两寸左右,二煎、三煎水量的酌减。
● 煎中药应掌握什么样的火候?
煎药时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沸后改用文火,以防中药很快熬干,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未能溶解出来而影响药效。煎熬时最好经常搅拌,让药液充分煎好煎透。清热、解表药煎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头煎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三煎沸后再煎1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大约40---60分钟。
● 煎好的药液如何处理,注意事项是什么?
1、 煎好的药液一定要用 子过滤,每煎大约150---200亳升,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再次煎熬,浓缩后再服用。切忌服用煎糊的中药。室温高时,注意煎好的中药汤也容易变馊变质。另外,服药用的碗杯要及时清洗。
2、 每次煎药后,应立即将锅见内的药垢清洗。
3、 药剂内,凡注明“先煎”、“后下”、“溶化”、“冲服”、“布包”的药要特别注意区别:介壳类(如海蛤类、生牡蛎等)、矿石类(如生石膏、生牡蛎等)、毒性药物(如川鸟、草乌……)等,需先煎10---15分钟,后再入其它药;气味芳香易挥发的药(如砂仁、佩兰等)要在其它药煎好前5---15分钟再放入;易溶化的药(如阿胶、鹿角胶等)应用煎好的药液溶液或将药隔水蒸化;冲服药(如三七粉、冰片等)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包煎药(如旋复花、车前子等)宜用布包好再放入锅内同煎。
● 贵重的药如何煎熬?
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灵芝等应另煎,时间要长一些,大约1小时左右。
● 如何服用汤药?
如果没有特殊医嘱,最好每日口服2次(早、晚)或3次(早、中、晚),以3次的效果更好一些。三煎后的药汤中,仍可含有20%左右的有效成分。日服3次,有助于使血液中维持一定水平的药物浓度。有些药物对胃肠有刺激作用,最好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或者饭后间断多次服用。
● 为什么不可忽视“药引”的重要性?
有很多中药用“药引”同服更为合适。“药引”有利于引导其它药直达病所,使中药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常用的“药引”有以下几种。
蜂密:味甘补中,润肠通便,润肺除燥,健脾解毒,可冲水调服,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阴虚久咳、习惯性便秘等一类中药。
米汤:适合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益肠、利膈利咽、生津止渴、利尿祛湿等功用的中药以调和诸药,起协调作用并可减轻难以消化吸收的矿石类、贝壳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姜汤:“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可和中止呕、温中祛湿,适合具有治疗风寒表证、肺虚咳喘、脾胃虚寒、呕吐呃逆等功用的中药。生姜3---5片水煎取汤。
枣汤:味甘益脾,益气养血,可缓和药性,解毒,生津,止泻,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适合具有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等功用的中药。大枣5---10枚水煎取汤。
温黄酒:可增药力,因为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是酒溶性成分。
● 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中药无毒副的说法较为流行。其实,凡“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一些有毒中草药如雷公藤、防已、鱼胆、木通、厚朴、细辛、草乌、苦参、牵牛子等长期应用或过量服用,传统引起肾毒性反应。近期报道,中草药引起肾损伤54例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有不同的程度的多尿、夜尿增多、脱水、烦渴、恶心呕吐、乏力或水肿、少尿或无尿、轻度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糖尿、高血压等症状。研究表明,木通、厚朴、细辛中含有马兜玲酸可导致肾小管病变。
雷公藤含有多种生物碱和双萜类三环氯化物及细胞类烷化剂,毒性大,可致心、肝、肾、神经等多系统疾病。其中肾毒性可引起肾小管变性或坏死、中毒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急性肾衰。在214例雷公藤中毒者中,死亡64例,其中44例死于急性肾衰。。有人报告,有7例病人服木通60克以上,7---10日内死于急性肾衰。中成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以过敏性皮炎最常见,多为局部瘙痒、灼热,或大片红色斑疹,甚至伴有发热、胸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直至发生溶血反应和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不可轻视中成药的毒副作用。
● 中药治疗有疗程吗?
服中药不象服西药有严格界定的疗程。一般来说,服中药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中药辩证论治理论、病情稳定与否或进展状况,以及同时采用的西医治疗反应以及病人对中药的耐受程度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短的可服用几天,如辅助化疗期间对恶心呕吐缓解消化道症状的中药治疗。长的可服几年,如患者康复期服用一些补益类中药,有利于防止复发。临床报道,肠癌患者术后边连续肥健脾清热解毒中药3----5年,可减少复发。有报道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患者长期辅助应用扶正中药生存率可提高5---10年。
● 中药能否与西药同时服用?
最好不要同时服用,因西药与中药、中成药之间的复杂关系很难确定,需严防服后产生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造成不良反应。为使药物被充分吸收,一般习惯把服用中药、西药的时间隔开。
● 能否用饮料、茶水、牛奶、豆浆作为“药引”送服中药?
一般强调用温开水送服中药。用饮料、茶水等服药有可能降低可破坏药效。例如:茶中含水中含有的单宁酸与带有碱性的中药碰到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减少有效成份,降低药力而影响疗效。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前人在煎药、服药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中药汤剂服用得当与否,关系到治疗的疗效。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医患间的沟通,也能促进医患间的合作。
参考资料:http://www.cancerclub.com.cn/cancerclub/newcancerclub/magazine/article.asp?

❼ 车前草.鸡屎藤、一包针、一起煮水能喝吗

你好,

车前草,鸡屎藤,一包针(鬼针草)、能一起煮水喝,

这些食物没有相克。 谢谢!!

车前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尿

车前草甘寒滑利,长于清热利尿消肿,故常用于湿热淋浊、泻痢、黄疸等证。凡湿热蕴结膀胱,小便淋沥涩痛者,可与木通、滑石、黄柏等配伍,如《杂病证治新义》加味滋肾汤;若石淋者,可与海金沙、篇蓄、滑石等同用,以加强清热利尿排石之功。凡湿热壅盛,水肿,小便不利者,可与鹿衔草、益母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相配,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五草汤。凡湿热黄疸者,可与蒲公英、茵陈、栀子、金钱草等相伍,以增强清热利湿之效。

止咳祛痰

车前草煎剂口服,能使气管分泌物增加,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强度不如桔梗。车前草的祛痰作用时间均维持在6~7小时以上,作用高峰大多在5~6小时之内。

凉血解毒

车前草性寒,既能清热凉血,又能解毒消肿,故常用于咽痛乳蛾、血热出血及痈肿疮毒等证。凡咽喉肿痛,喉痹乳蛾者,可与凤尾草、乌梅肉配伍,如《养疴漫笔》治喉痹乳蛾方;或配山豆根、青黛、野菊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利咽之功。凡血淋尿血者,可与藕节、侧柏叶、滑石、甘草配伍,如《不知医必要》加味六一散。

调节胃液分泌

车前草提取液对胃液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对毛果芸香碱所致胃液分泌过多和肾上腺素所致胃液分泌过少,均有对抗作用。车前草对工作状态的胃有抑制作用,对安静状态的胃却无作用。车前草还可暂时性增加肠液分泌,对肠运动则无明显影响。

抗病原微生物

车前草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其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状奴卡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炎

车前草对由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炎性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

清除氧自由基

车前草水煎液对氧自由基有显着的清除作用,许多病理生理现象如衰老、肿瘤、炎症及脑缺血等都与氧自由基过多有密切关系,因此车前草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

❽ 鬼针草可以吃吗具体的吃法是怎样的

农村老家门前房子后面有一根草,特别是长得旺盛,小时候没有杀虫剂,只用锄头锄草。这种草叫鬼针草,真让人头疼。田里长了这种草,不久就会长满田地,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鬼针草可以开花,花的花蕾是黄色的,花瓣是白色的,很好看。开花后会长出类似针的东西,有点扎,小时候捉弄人的话,会把它绑在别人的衣服上,扎好后很难打扫,要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拔。

后来才知道是讨厌的耳针草还是专门有用的中药。即使被蚊子咬或被蛇咬,也有很多用鬼针草解毒的功效。例如,有些人摔倒受伤,这种草药也有帮助。我们家乡很少有人有高血压当地人的食物比较清淡,偶尔吃耳针草对健康有好处。因为鬼针草可以调节人体血压,有规律地吃可以预防高血压。

❾ 如何正确的煎中药一天喝两次和一天喝三次效果一样吗

中药一天喝两次和一天喝三次,在效果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对于中药一天喝的次数,仅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药物药效决定的。一般来说,如果中药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那么一天喝三次的效果,会比一天喝两次的效果好,具体最好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不要盲目增加剂量,防止影响治疗的效果。另外饮用中药时,要保持饮食的清淡,不要进食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以防影响药效。

❿ 第一次煎完剩的汤药多,不倒出来,不加水或加少量水继续煎二遍可以吗,会不会影响药效

完全可以,不会影响药效的。有的医院有给病人代煎药服务,也就是煎好一次,再加水煎第二次。然后装袋给病人的。